一個村子,700位農民,每年銷售幾萬張畫作,年收入過億,個人收入過百萬。這個位于豫魯交界處、河南省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曾經和萬千村莊一樣,窮的底兒掉。但短短二十年的時間,“中國畫虎第一村”就已經名揚海外。事實上,像王公莊這樣的村子并不少,近年來農民畫家、農民畫師層出不窮,產值千萬、過億的村子也有好幾個,今天,就帶你來看看這些“畫家村”!
【一人畫虎,雞犬升天】王公莊的發家史并不容易。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會畫畫,沒受過正規訓練的村民們只能找點書自學。開始并不是專門畫虎,而是花鳥魚蟲什么都接觸一些,然后在集市上賣,逢年過節生意才好一點。后來,當時還是小年輕、窮的叮當響的“四大虎王”想要到外面闖一闖,開始去了開封洛陽,但處處碰壁,四個人腦子活路,開始逐步改進自己的畫,市場才被逐漸打開。當時,四個人中名聲響的王建民一張六尺長的老虎畫,就賣出了一百塊的高價。
【不但是畫家,還是市場揣摩家】而主攻畫虎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定下來的。“四大虎王”發現大家都喜歡寓意特別好的虎,“上山虎寓意步步高升,升官發財;下山虎鎮宅辟邪保平安;五只老虎是五福臨門;收藏百虎是納百福……” 于是花鳥魚蟲都被拋棄了,就主攻老虎。為了提高畫虎的技藝,讓老虎更活靈活現,畫師們還經常結伴到動物園里近距離觀察老虎。
如今村里“虎王”的真跡動輒能賣出幾十萬、上百萬的高價,可以躋身收藏界;普通畫師的虎畫也是被各地畫商搶購一空;就連一般學生的臨摹作業,也能賣出幾百塊到上千塊不等的價格,經常被旅游景點用作裝飾品。讓寶圖君佩服的地方在于王公莊的村民真的是非常勤奮非常聰明,擅長藝術的學畫虎、擅長溝通的跑市場、擅長手工的做裝裱,每個人都勤奮好學,才有了現在的發家致富。再看看那些“詐騙村”,只能說有些人窮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【菏澤繪畫村:年產值5個億】同樣依靠賣畫揚名海外的還有“中國農民繪畫之鄉”之稱的山東菏澤巨野縣。目前,整個縣擁有專業繪畫鄉鎮4個,繪畫專業村50多個,書畫從業人員1.3萬人,年銷書畫作品100余萬幅,產值5億元,這里的農民都是農忙時種地,不忙時畫畫,兩份收入兩不耽誤。
菏澤巨野縣的繪畫村擅長的是工筆畫,工筆畫是我們國家的傳統創作技法,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特色,很受外國人喜愛。除了國內的大中城市,日本、歐美、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是巨野縣的主要出口地。工筆畫中,雍容華貴、雅俗共賞的牡丹受喜歡,作為主打品牌更是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八成。
【中國油畫第一村:大芬村出“梵高”】說到畫家村,那不得不提位于深圳市的大芬村。和上面兩個由本地居民為主的村子不同,大芬村就像一個小深圳,占地只有0.4平方公里的大芬村原本是一個只有350人、并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。1989年,香港畫商黃江到了這個地方,然后開始招聘人手做賣畫一條龍的生意,后來形成了油畫產業,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才。
上面兩個村組出產的畫作主要是水墨畫、工筆畫,但大芬村主要出產油畫,一部分是畫家原創,一部分是臨摹成品,比如梵高的《星空》、《向日葵》、《自畫像》等。如今,大芬村光是經營油畫的門店就有800家。常駐在這里的畫家、畫工就有5000多人。從2012年開始,半年的銷量就達到了31個億!每個月都有數以萬計的油畫輸出到全球各個角落。
【中越邊境上的“版畫村”】相較于上面三個活躍于收藏市場上的村落,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馬關縣仁和鎮的阿峨新寨村顯得更“高大上”一點,因為從這里出來的農民畫作曾被定為國禮!2009年,20幅由村民繪制的版畫被外交部選定為國禮贈送給意大利等外賓。(上圖為寨村版畫協會會長盧正林,圖片來源自云南民族旅游網)
阿峨新寨村出產版畫,整個村子只有456人,有56人從事版畫創作。版畫和其他的畫作不一樣,費時費力,截止到2015年,這56人共創作版畫逾3000幅,依靠版畫售賣收入近80萬元。
上文我們提到了“四大虎王”,如果說王公莊的部分畫作只能在市場上作為作品,那么四大虎王的畫作早已經進軍收藏界了。
1999年-2001年:
德州供銷學校99級計算機系 【德州財貿經濟學校,現合并為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】2001年-2006年:
這段時間先后從事過計算機老師、CAD制圖預算、電腦售后維修服務等多種工作。2006年-2010年:
自學網頁制作技術,2006年9月任職于德州安然資訊互聯網事業部,從事網站制作SEO優化推廣。2010年10月:創辦 愷策網優,于2012年注冊營業執照
2014年11月:創辦 易搜網絡,實現網絡品牌多元發展!